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一章 打压派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李承乾为了保护自己好不容易积攒的储君的良好名声,他只能选择让一些人失望了。好在已经有了几个部门的功绩为他的好名声背书,那些他没有参与进去的部门的官员们,也不会把他往坏里想。

    其实他还是有些高看了自己,这些官员对于他的欢迎,大部门都是冲着他偶尔冒出的灵感去的,而不是冲着他太子的身份去的。因为在现在李唐王朝的官场上,没有能力的人,即使你和太子的关系再好,也对自己的仕途于事无补。

    不但没有任何帮助,搞不好还会被人认为是靠搞关系才做到现在的位置。如果在同僚中形成这种认识,那么自己在人事考核时,将会获得很差的风评评价分数,这将会对自己的仕途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官员们对他更多的是敬畏和尊重,而不是恭维和献媚。

    所以这方面别说他一个年龄还小的太子储君,即使圣上李世民,也不能只依据自己的喜好来安排官员的任免。

    这点是变革计划开始之前,魏徵等人专门和李世民深入探讨过的一个严肃问题。因为大量新部门的增加,必然带来官位的大量增加,这时如果没有一个铁打的规矩来考核任免官员,那么极容易造成官员内部的派系林立。

    对于这个严肃问题,李世民是有非常大的警惕心理,因为熟知历史的他,对于一个王朝内部危害最大的因素,没有之一,他是有清醒的认识。

    在中原王朝上千年的历史上,出现过的大大小小的王朝,真正因为外部威胁导致王朝衰败或者破灭的时候,少之又少。即使有,也和内部派系斗争有很大的直接关联。

    而绝大部分的时候,一个王朝的衰败和破灭,都是因为内部的不团结,彼此内斗,互相争夺利益和权利牵扯了大部分精力导致的。

    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内斗,主要的原因和统治者有直接关系。当一个王朝统治者的帝王心术用在小道上,想着拉拢一方,打击另一方,或者扶植一方,打击自己不喜欢的或者说想要抛弃的一方。

    当一个王朝的统治者用这种办法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或者满足自己掌控欲,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有着什么目的,现实中,都促使了朝廷内部派系的产生。

    当派系产生之后,就代表了内耗的开始,国力最终不是耗尽就是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白白浪费掉。

    派系产生还有一个情况也是比较多的,那就是统治者对朝堂的掌控力下降,或者实际权利被架空。不管是不是统治者主动造成的,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也就代表着宠臣或者权臣的出现,或者类似的势力的出现。

    因为任何一个统治者,不管他再纨绔无能,对于自己的皇位是非常看重的。当他不想亲力亲为的管理天下,一定需要自己信得过的朝臣来替自己管理天下,这为宠臣,甚至是权臣的出现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不管这种臣子是否有足够的能力管理天下,对于一个王朝来说都不是好事,这样的王朝是不会传承长久的。

    前朝就是最好的例子,这可是近在眼前发生的事实,对李世民心理的触动是非常大的。

    前朝后期杨广当政,宇文化及以及宇文家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到最后甚至有架空杨广的趋势。虽然宇文化及的能力还是可以的,但是他的心胸非常狭隘,对于能威胁到他手里权利的人或者势力,尤其是那些能力非常出众的人,都进行了极力的打压。

    使得到前朝后期时,整个朝廷都成为了宇文家的一言堂,杨广听不到任何其他的声音,对于天下百姓真实的情况,失去了一个统治者必要的敏锐洞察力。

    包括李世民自己所代表的势力集团,为了前朝的天下所提的谏言都石沉大海。类似他这样的人或者势力还有很多,到最后所有人忍无可忍,才想要亲君侧。

    只是现实情况的发展也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还没有等到他们开始亲君侧,就已经有活不下去的地方的势力和百姓,率先立起了推翻杨广的大旗。

    最后宇文化及迫于压力,选择了破罐子破摔,以为自己亲自弑君就能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只是他小看了其他势力对于天下宝座的占有欲望,最后把前朝后期演变成十几路诸侯争天下的乱局。

    当然导致一个王朝衰败或者破灭的原因有很多,导致前朝破灭的原因就不止是出了一个宇文化及和宇文家,还有杨广本身的问题,也有过渡使用民力的原因等等。

    但是主要原因就是派系林立内斗导致的国力内耗。

    所以李世民建立李唐王朝之后,对于这方面非常得小心翼翼,就怕自己也重蹈杨广的覆辙。所以当他了解了魏徵的为人之后,并且对魏徵的能力非常认可,所以直接就给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