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四章 福利院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要说家庭会议,现在李唐王朝有种特殊的家庭,他们开的这种家庭会议商议的事情比寻常人家又有些不太一样。

    这种特殊的家庭,是这几年才出现在李唐王朝的,而且他们有个统一的家庭名字—福利院大家庭。

    当然不同地域的福利院在这个名字前面可以加上地名,比如长安城福利院或者某某州城、某某县城等等。

    这些福利院就是李唐王朝新变革计划实施之后,在每个县城和以上行政地域都有成立的一个政府福利机构。

    这个机构的职责就是养活那些无家可归人员,不管老少还是伤残智障人员,只要是无家可归的,都会被福利院无条件的收养照料。

    这些在李唐王朝真正最弱势的群体,变革计划实施之前,数量还是比较多的。当然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战乱、天灾、人祸是在其中起到最主要的三大原因。

    这个局面在新变革计划实施之后有了彻底的改变,因为李唐王朝新的土地政策是给所有李唐王朝百姓重新分配土地。这里所说的李唐王朝百姓,当然就包括这些以前无家可归人员。

    正是这个新的土地政策的实施,使得原来街上无家可归人员大幅的减少。其中六成左右的人员,因为重新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回归了原来的户籍所在地,开始了新的生活,开始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

    剩下的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也因为他们重新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而被以前不在意或者没有能力在意他们的亲属接回家里赡养或者照料起来。

    亲戚能这样做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本身有价值了,这些赡养或者照料他们的亲戚,完全可以从他们拥有的土地上得到更多的回报。使得他们这些以前人们躲都来不及的穷亲戚、病亲戚,现在都成为了香饽饽。

    这部分人员占以前无家可归人员的比例也是很高的,能有将近三成左右。

    剩下的一成左右的人员,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原因,没有选择回归正常人的生活状态,他们则全部进入了福利院。而他们的构成也是非常多样的,除了年轻力壮可以靠自己的劳动来改变生活状况的,其他剩下来的绝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

    他们这些最后剩下的人员中家里只剩下自己的情况是最多的,这里也分为两种情况。

    上年纪的,因为各种原因家里只剩下了自己,而且也没有能力伺候朝廷分配给自己的土地。所以选择到福利院养老、养伤,费用就用自己的土地承包之后所得来支付。算下账来,还会有些盈余来支付自己其他方面的开支。

    而那些年龄非常小完全没有自理能力的孩子们,他们做出这种选择更多的还是无奈。他们也想有家族长辈疼爱自己,照顾自己,可是现实不允许。

    随着福利院的运行,这部分年龄特别小的孩子们,也逐渐得到了一些社会家庭的收养。收养他们的家庭,也是有着各种理由。

    其中最多的情况还是看重他们身上的土地,所以那些非常懂事,并且长得还算可以的孩子是最容易被收养的。另一种情况就比较特殊,是那些家里因为一些原因而没有了孩子,或者生养不了孩子的家庭,现在也会到福利院来收养一个或者几个孩子。

    后一种情况被收养的孩子,更多的情况是双方对眼了,收养家庭看上了某个孩子,孩子也看上了收养家庭的家长。这种情况是所有人最愿意看到的,因为这样就代表收养双方会有个很好的开始,结局是美好的可能性也是最高的。

    人们对于这些收养或者被收养的双方,最担心的就是之后一家人的相处。比如孩子会不会受到虐待、歧视等等,所以朝廷对这方面也是最重视的。

    福利院有权不定期对收养家庭进行考察,暗中和明面的都有。

    一旦发现不利用收养孩子成长的事情发生,调查清楚原因之后,就会根据律法进行惩罚。这方面朝廷制定律法的原则,是对弱势群体孩子更多的律法权益倾斜,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随着被收养的孩子增多,福利院现在剩下的就是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选择留下的人员。也有自己强烈选择留下的人员,只是这个比例比较小。

    所以现在福利院的这个大家庭是比较特殊的,管理人员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院长就是一家之主,其他配套管理人员就是家族长辈。

    而所有被收养的人员就是主要家庭成员,年纪大的也可以算是小孩子们的长辈。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