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六章 综合素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对于这些五六岁的孩子,即使他们的哥哥姐姐们,其实严格意义上也是孩子。只是他们年长几岁,在内心里天性使然,就必须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所以懂事早的穷苦人家的孩子,都会主动帮助哥哥姐姐们减轻负担,或者主动帮助他们赚钱养活大家。

    而在一个宿舍里,也总是穷人家的孩童最先懂事,主动帮助同学尽快适应学校新的生活环境。比如哭闹,就是穷苦人家的孩子适应的最快,然后反过来帮助老师们开导安抚其他的同班同学。

    而且穷苦人家的孩子在班上担任班干部的比例也相对多一些,尤其是在独立生活能力方面。这点富裕家庭的孩子,普遍能力差一些,而且适应改变的速度也慢一些。

    其他方面的比较,富裕家庭和穷苦家庭的孩子,总体上是差不多的,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点。

    比如富裕家庭的孩子由于生活质量比较高,所以普遍身体素质好一些,但是他们没有穷苦家庭的孩子锻炼多,吃苦耐劳的毅力也差一些,所以靠身体素质来体现的能力方面,结果是差不多的。

    而学习知识方面,富裕家庭的孩子,营养比较好,脑子普遍反应快,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而穷苦家庭的孩子,也并不笨,只是他们要更刻苦一些,所以在成绩考核中,结果还是差不多的。

    这两种出身的孩子身上,区别最明显的是对一件事的解决能力,富裕家庭的孩子更多的是动嘴,穷苦家庭的孩子更多的是动手。所以在各种班干部选拔人选的时候,穷苦人家的孩子担任要职的比例更多。

    因为大家最喜欢的是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夸夸其谈。

    还有个原因就是人数对比,富裕家庭的孩子明显落入下风。基本上每个班级的学生构成,富裕家庭和穷苦家庭的孩子比例是二比八。

    出于对本身阶层的支持,用投票选举的方式,当然穷苦人家的孩子,当班干部的就肯定会多一些。

    这个情况在高年级里反而越来越不明显。

    原因和富裕家庭的孩子自身的认识成长有关。不是所有孩子天生就是纨绔苗子的,谁都想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喜欢。何况现在朝廷对于各种纨绔的惩罚力度加大的很多,新的律法对这方面可是非常重视的。

    对于孩子的天性,李唐王朝认可的是儒家思想的看法,人之初、性本善。一个孩子只要后期的成长环境非常正面,那么孩子长大之后成才的概率就高。

    这也是初级学校重视培养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原因。

    这方面朝廷在初级学校里,采取了一些重要的措施来尽量保证,所有孩子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首先就是衣食住行。所有学生在校期间,必须统一穿一样的校服,吃一样的饭菜,住同样的宿舍,出行当然全靠腿。

    不管你家里给你准备多少好看的衣服,在学校期间也不能穿,这对富裕家庭的孩子来说,就没有办法表现自己的优越性。反正大家穿的都一样,就不存在你比我高,或者我比你低的情况发生。

    当然富裕家庭还是可以体现一些自己的特殊性的,那就是拥有很多套校服。我可以每天一换,甚至可以雇佣别人来帮助自己洗衣服等等。但是这些方面的优越性相比起来就差了很多,穷苦人家的孩子也大多不看重这些。

    吃饭上同样如此,其实准确说,学习统一提供餐食,对穷苦家庭的孩子来说,反而是占了更多的便宜。因为学校提供的餐食质量,普遍比他们在自家吃的要好。

    饮食保障方面,朝廷是非常重视的,因为只有吃饱吃好,孩子的身体成长才能得到保障。所以这方面的经费保障是由当地政府负责的,而不是学校自己的管理者。就是为了尽最大可能保障餐食的质量。

    并且学校的餐食对学生的收费标准非常低,就是为了更多的照顾穷苦家庭的孩子。这也使得这些孩子对朝廷的感恩之心更重,这方面他们反而比富裕家庭的孩子还要有优越性。

    而这方面对于富裕家庭的孩子来说,学习的餐食质量虽然很高了,但是和一些特别富裕的家庭相比还是差了很多。

    餐食上更重要的指标,是看你真正能吃多少。这方面穷苦人家的孩子甩了富裕家庭的孩子几条街,因为他们普遍能吃。而且突然经常吃到高标准的餐食,可以极大弥补他们之前因为饮食质量对身体成长的不利因素。

    所以饮食上对富裕家庭的孩子心理冲击更大,他们要想体现自己和别人的优越感,只能让家人不定期的给他们送外面的更好的饮食了。

    只是这样做非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