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为了一个产业建一座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座新城开始建设的时间是贞观十三年初,最开始建设的就是新的造船厂以及配套的人员住宿房屋以及相应的码头。

    这里一共规划了五十个二十米宽,二百米长的干船坞,分三期实施。第一期十个,第二期十五个,第三期二十五个,计划前后一共用时十年,第一期计划用时三年。

    这样的干船坞可以同时建造两到三艘船舶,根据船舶的大小难易程度不同,可以灵活安排建造方案。

    新城没有规划老式的造船平台,全部采用新船坞。这样做就是为了最大效率的发挥出新城的作用和效率,朝廷计划,今后所有的军舰都在这里建造,其次才是建造民船。

    只是前期还是以民船建造为主,毕竟军舰的设计还没有全部完成。还有个原因就是回收成本,建造一座新城,需要非常巨大的资金和资源的投入。

    先建设造船厂就是为了尽快的赚取利润,用这些利润去补助充实城市建设的资金缺口。

    这个新城的整体规划,鲁子承是非常有野心的,按照他的规划,整个城池全部建设完成之后,是比原来的长安城还要大三分之一的。这点在之前是有些越制的嫌疑,严重的时候都是要问罪杀头的。

    好在李世民现在不计较这些问题,因为长安城当时已经规划了新的扩建计划。按照狄仁杰的规划建议,新的长安城扩建全部完成之后,面积将是现场的五倍,到时长安城将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城。

    新城建设过程采用了朝廷之前建设学校和医院接受民间资金资助的方法,只是给予的不再是荣誉,而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土地的拥有权和使用权。

    只要在鲁子承规划的新城需要的产业内,民间资本决定来新城落户,新城将十年之内不收他的土地使用税,并且营业税收取比例下降七成。

    也就是说,在其他地方需要交一百两的税,在新城只需要交三十两,而且这个时间是十年。这个好处对于以逐利为本质的商人来说,诱惑是没有办法拒绝的。

    只是要想享受到这些好处,商人们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首先你的投资领域要在鲁子承规定的范围内,其次你要提交自己在新城建设的产业的整体规划方案,并且保证一期建设多大的规模,最低不得少于整体三分之一的规模。

    鲁子承规定只有第一次拿地是享受这些优惠政策的,之后就要按照朝廷统一的规矩来。所以有实力的势力或者个人都想着拿到更多的土地,因为大家都看好这座新城的未来发展潜力。

    这些民间资本的参与,大大减轻了朝廷的资金和资源压力。最后朝廷只负责城池道路的规划建设和各种必要的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各个国企的工厂建设。至于各个势力或者商人们具体的工厂则有各自势力自行建造。

    所以新城的建设场面非常热闹,最多时有十万多人同时在这里进行各种建设。虽然有这么多人,同时开工很多的建设工地,但是一切运行起来却是井井有条,这也体现出鲁子承的统筹管理调度能力。

    这里原来只有个三十多户人家的小渔村,所以道路条件非常差。这对新城的建设是不利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鲁子承一开始就没有寄希望于陆路运输,而是全部由航运来解决。

    所以新城第一个开工的就是简易临时码头,而第一批进入的材料都是建设新的更大的港口所用。之后全力建设新规划的巨大港口一期工程。

    这样的港口,鲁子承实地考察之后,一共准备建设三个,两个民用,一个军用。

    新港口泊位的设置和李承乾前世见到的码头非常类似,这是鲁子承能想出的最合理的设置方式。全部三个港口建成之后,能停泊一百米长的船舶五百艘以上,小船舶更是可以停泊上千艘,最后鲁子承希望达到的最终目标是停泊各种船舶两千艘以上。

    从这个目标,就能看出鲁子承的野心,他是想把这里建设成为李唐王朝最大的港口城池,成为李唐王朝今后的重点贸易物流和经济中心。

    对于鲁子承的这个野心,李世民和魏徵等人,尤其是李承乾是非常支持的。李承乾知道,海运行业的发展,必将是李唐王朝未来腾飞的重要支柱之一。

    而且鲁子承的另一个野心,就是希望把新城建设成为李唐王朝第一个以工业生产为主的城市。不再像其他城池那样,还是以农业为主,即使这些年已经有些城池有了转向以工业为主,但是转产比例还是和他的理想有很大的差距。

    对于这点李世民等人也是非常支持的,因为这几年工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收益,朝廷都是看在眼里,笑在心里的。

    只是现在的城池,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办法完全的转变。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