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住房变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朝廷的对外政策是一个各项行动互相配合的系统,除了收购这些棉花和羊毛,还有个最主要的配合行动,就是卖粮。

    越是积极配合李唐王朝的收购政策的地方,李唐王朝对他们的粮食供应越充足,反之则越少,甚至找各种理由断供。当然还有些其他商品物资供应策略的配合,比如盐、铁等,全部这些手段彼此配合,才取得了这么好的有利局面。

    而朝廷能保证自己制定的政策实施时不走样,全部依赖于朝廷控制的大量国企。粮食方面,五年前朝廷自己的粮食加工点,一个都没有。现在加工能力超过每月一千吨以上的,全部都是朝廷拥有控制,这些粮食加工企业的原料由所有国有粮库保障供应。

    这才保证了朝廷的粮食调动完全按照朝廷规划的方案执行。

    朝廷在外赚到的很多利润,都被用在了李唐百姓的身上,所以这几年李唐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而朝廷使用的办法并不是直接给百姓钱,而是用更合理的方式。

    比如玻璃,现在李唐王朝已经可以大规模的生产玻璃,但是质量还不是特别好,杂质比较多,通透度越好的价格也越高。而质量最好的玻璃现在朝廷都用在了急需的地方,比如军用、教学和科研。

    而百姓因为玻璃的价格比较高,所以使用的欲望被极大的降低了,为了改变这个局面,朝廷出台了特定商品的促销政策。每户人家都有一定限量玻璃购买的补助,以满足百姓的需求。

    而大部分的百姓之所以需求玻璃,绝大部分都是为了改造或者重建自己的房屋。

    在玻璃出现以前,所有李唐百姓的房屋,窗户都比较小,而且窗扇的制作也比较复杂。原因就是窗户的密封使用的是纸,为了纸张不那么容易坏,所以窗扇上的空间都很小。

    这就导致了所有房屋的光线很差,室内整体感觉阴冷潮湿。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这几年改造或者重建房屋的百姓越来越多。而玻璃代替窗纸就是必然的选择,但是之前玻璃的价格使很多人望而却步,虽然玻璃比窗纸有太多的好处,真正能用得起的人家还是太少了。

    为了改变这个局面,朝廷才出台的这个优惠补助政策,但是供应量只是满足百姓建设房屋使用,其他的需求就还要按照原价来购买了。

    而玻璃工厂的损失,朝廷就是用一部分的外贸收益来填坑,还有一部分的税收支持,才保证了玻璃工厂的利润在合理的空间。

    所以现在李唐百姓的新建房屋都使用上了玻璃,现在李唐百姓的房屋都是非常得明亮,再也不是以前阴暗潮湿的感觉。这也大大减少了百姓为了照明的必要支出,也极大的减少了百姓近视或者老花眼的发病率。

    而和玻璃类似的新商品就是水泥,水泥发明出来快两年了,朝廷经过不断的试验,终于总结出了水泥的使用方法,最近才开始对外出售。

    由于钢材的产量不足,现在还没办法推广混泥土的使用。水泥现在就是李唐王朝建筑用最好的粘合剂,大部分的使用方法还是以砂浆的形式,用于百姓砌墙或者抹墙面、地面之用。

    朝廷也把自己总结出来的使用方法,免费告知百姓,而百姓的发明创造,把水泥的使用方法和应用地方大大的进行了扩展。

    以前普通百姓家的房屋地面都是土质地面,但是现在有条件的已经开始使用水泥地面,或者砖地面,或者混用。而条件更好的则是使用各种高档的石料,大理石或者汉白玉等等。

    而水泥的出现和应用,还意外的促进了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就是瓷砖。有了水泥,瓷砖的黏合就不再是问题了。瓷砖的出现,也极大的丰富了百姓建设房屋材料的选择,尤其是装修方面。

    所以现在李唐百姓只要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都把改造房屋作为了一家人最重要的事情来做。极大的促进了李唐王朝整体的消费提升,这几年一个家庭支出最大的就是改造或者重建房屋,甚至超过了子女的教育支出。

    而百姓之所以投入巨资修建房屋,是因为李唐王朝的房屋产权是终生制,父亲可以传给儿子,儿子可以传给孙子。只要李唐王朝一直存在,这个宅基地就永远都是他们这一家的。

    所以百姓们才这么积极的建设自己的家。

    而也正是朝廷的这个政策,百姓是不能随意的在任何空地上建设房屋的。新组建的家庭,朝廷都会免费给予一块很大的房基地,有一亩地大小。每个李唐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