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人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所以翰林院里的翰林,最近工作热情非常高涨,当然不是修撰史籍,而是全新的工作内容。因为朝廷要想实施变革计划,必须在很多方面,提前做好准备。</p>

    而这些准备工作,最适合的人员就是翰林院里的翰林们,毕竟他们的人员数量和素质,都是其他任何地方或者势力所不具备的。这个时候就显示出,朝廷当初设计出这个翰林院的重要性和前瞻性。</p>

    有了这些翰林们的学识,朝廷同时开展了很多方面的工作安排,也使得每个翰林都能到自己感兴趣,或者非常有优势的工作组工作。</p>

    通过各种细化的工作组分类,朝廷意外的发现了十几个人才,这些人里的每个人,现在都在几个工作组里有所参与,很多都起到了挑大梁的作用,而且经常有重要且实用的建议,其中最少的都是在两个工作组方面有突出表现。</p>

    这也使得李世民等人,发现了太子所建议的好处,不至于埋没人才。现在有了更多的新舞台提供给众人,使得以前没有发现的人才,逐渐崭露头角,毕竟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些人都是朝廷接下来重点的考察对象。</p>

    其中的几个人已经进入李世民和众位朝廷重臣的视野,他们是狄仁杰、公羊商、王玄策、范征、李元芳、鲁子承六人。这六人每个人都是在某些方面表现的天赋和能力是非常突出的。</p>

    ......</p>

    狄仁杰二十岁,在司法、兵事、监察、教育、农业、文化、各种设施的建设规划和统筹上,都表现出敏锐的洞察力,以及通盘思考的全局意识。以前不显山不漏水的,这会儿有了舞台,马上显示出异于常人的能力。</p>

    上次科举,狄仁杰的成绩非常突出,第十二名。学识和为人处世非常得魏徵的欣赏。只是魏徵非常忙,知道他进了翰林院后,就没有太多的关注了,这回他崭露头角,魏徵才又想起了这个自己当初非常看好的年轻人。</p>

    公羊商十六岁,在经济统筹和数字计算上,有着非凡的天赋和敏感性。只是年龄还小,被放在翰林院锻炼,上次的科举考试考取了进士,只是排名比较靠后。现在也是突然显示出以前别人不知道的天赋。</p>

    王玄策二十二岁,在外交方面,有些独特的观点,并且对周边的几个部落和国家的风土人情非常熟悉,并且由于家里经商,在对经济方面也有些比较不错的看法。</p>

    范征二十八岁,在兵事、外交上有突出的见解,尤其是北方草原部落国家,东突厥、薛延陀等部更是有深入的研究。他以前是军人,后来退役回家后参与了科举,只是成绩不太理想。但是在军事和北方部族上的一些观点,被李靖知道了,通过和他详细的交谈两次,非常认可他的观点,动用自己的关系安排进了翰林院。</p>

    并且之前李靖和李世民提过这个人,只是最近朝廷都没有对北方的战事,暂时安排他自己进行研究。要不是这次大的变革,李世民差点忘记了这个人。</p>

    李元芳十九岁,在刑事侦查、司法、监察等方面有高人一等的洞察力。和狄仁杰是非常要好的兄弟,借着狄仁杰的光,才得以进入翰林院。因为上次他的科举成绩不是很理想,没有考取进士。</p>

    但是在狄仁杰为他主动求情的帮助下,一起被魏徵安排进翰林院。魏徵也是出于爱惜狄仁杰的为人和才学,才成全了狄仁杰的朋友兄弟之情。前提是李元芳一些方面的学识和见解也得到魏徵的认可。</p>

    咋听到狄仁杰和李元芳的时候,李承乾的震惊可想而知,差点他就跑到狄仁杰面前去问一句,你是不是经常说一句“元芳,你怎么看?”</p>

    后来还是忍住了,怕自己的恶趣味引起狄仁杰和李元芳的反感,对自己有了不好的影响,那以后自己再主动结交他们的时候,将会困难重重。</p>

    鲁子承是这六个人中年龄最大的,三十一岁。他是老鲁的大儿子,李承乾也是服了这一家了,名字起得都是清新脱俗、一目了然。鲁子承,子承父业的子承。</p>

    他能进翰林院,完全是李世民对老鲁的恩赐。鲁子承没有像老鲁预期的那样,在学习祖传手艺方面,完全没有天赋,只能达到比一般人强一点点的程度。同时他也不爱学习,到现在也就是个秀才。</p>

    但是他的兴趣却在各种手工艺配合、统筹、管理、规划上,由于家族的优势,所以他了解很多的手工艺技术,发现了这些工艺之间互相配合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p>

    第一个检验他想法的地方就是尚工坊,尚工坊经过他的建议,重新布局和分工,效率提高很明显。所以李世民一高兴,就特批他进入翰林院进修,本意是以后有机会了,就给他个相应的职位,物尽其用、人尽其才。</p>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