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对话李世民(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嗯,在朕看来,都对。太子能做到这些,真是朕的好儿子。但是,太子必须切记,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戒骄戒躁,最近你的表现,朕很满意,所以朕决定,给你些鼓励,赏赐你,你想要什么,尽管说。”太子的表现和行为,以及对一些事物的看法,真正的解决了李世民的最大心病,所以金口一开。</p>

    他绝对没有想到这些都是太子故意表现给他看的,所以马上太子就给他出了点难题。</p>

    “这些都是儿臣应该做的,不敢要父皇的赏赐。”</p>

    “朕金口玉言,一言九鼎,赏罚分明。既然说了赏赐就没有收回的道理,太子以后只要表现越来越好,朕还会赏赐的。”</p>

    “儿臣遵命,既然父皇一定要赏赐儿臣,儿臣想把赏赐换成父皇答应儿臣一件事。可以吗?”</p>

    “什么事,说来听听。”李世民心里疑惑顿起。</p>

    “儿臣想每天能出宫到长安城里走走看看。”李承乾终于说出了今天的最终目的,只是时机比自己预设的要好,看来之前自己的表现可以打满分啊。</p>

    “为什么,给朕个理由,如果不合理,朕是不会答应的,朕之前只是说给你赏赐。”李世民渐渐回过味儿,回想今天太子来到以后的表现,以他的城府,自然看明白了,这才是太子今天来的目的,之前的所有表现都是在给自己挖坑啊。</p>

    李世民心里逐渐有些发怒,太子之前的所有表现不会是昙花一现吧,只是为了疯闹起来更无拘无束,而使用的障眼法吧。如果是这样,那他就很失望了。</p>

    比之前还要失望,毕竟之前一直都是失望,现在是给了自己希望又打碎这个希望,真正的更可恶。</p>

    再细细思量,又有些好笑,自己竟然被这个臭小子骗了,这要是让魏徵他们几个知道了,朕的一世英名就要毁在这个小子身上了。</p>

    不过,最起码太子的城府方面,超出了自己的认识。有城府证明太子确实长大了,但是不用在正确的方面,危害也更大啊,毕竟城府是个双刃剑。</p>

    且看看他有什么理由说服朕,看他的眼神也没有阴谋得逞的意思,还是清澈真诚的看着自己。心想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我要让他知道戏耍朕的代价是他承受不了的。</p>

    “回父皇,儿臣最近一直都在和太傅认真学习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知识,发现了一些规律特点,有一些自己浅显的认识。”</p>

    “哦?说来听听。”</p>

    “所有历史上的开国国君或者皇帝,其中绝大多数,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或者是表现,优点和缺点也大同小异。成功的帝王大多都有目标远大,锐意进取,勤政爱民,礼贤下士,识人善用,不拘小节,心胸豁达,眼光独到,坚定不移的意志,持之以恒的做事准则,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等等;他们的缺点或者说不足,我认为是因为由于以上的这些,过多的占用了他们的精力,导致他们的接班人,普遍能力平庸,不能把国家很好的继承和发展的更强大。”</p>

    “反之,失败的帝王大多都有目光短浅,不思进取,贪图享乐,好大喜功,荒废政务,识人不明,任人唯亲,心胸狭隘,意志游移不定,做事更是怕苦怕累,半途而废等等;他们的优点更是基本没有,其中亡国的帝王更是好色贪财,任用奸佞,昏庸无能,无德失道,必有劳民伤民之举。”</p>

    “儿臣以为,先不说成功的帝王。这些失败亡国的帝王大多都是二世祖,纨绔之辈,不知道祖辈打下江山,建设国家的辛苦付出,认为自己所有所得都是理所当然,更脱离实际,不识民间现实,天下实情。听信谗言,靠自己想象治理天下,最后搞的民不聊生,天怒人怨,会有失败结果也就不奇怪了。他们不亡,天理难容,他们不败,人心不服。”</p>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儿臣认为就是他们,不愿了解,或者不能真正看到民间百姓疾苦,不知道国家发展现状问题,才会导致他们的悲剧结果。”</p>

    “儿臣想像父皇一样,拥有治理天下的文治武功,甚至比父皇更成功。儿臣不想做那二世祖,更不想当个纨绔之辈。所以,儿臣不要再做笼中鸟,要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真实认清大唐现在到底是什么样,看看真实的百姓生活,民间的多彩多姿,而不是听别人的讲述。”</p>

    “因为即使别人讲述的是真实的,那也只是他眼中的,而不是我的。儿臣现在年龄还小,所以暂时只是在长安城看看,将来儿臣长大后,还要看遍大唐天下。这些就是儿臣的理由,还很肤浅,请父皇指正。”李承乾口若悬河,一口气把自己心中的一部分想法说了出来,认真看向李世民,等待他的判断答复……</p>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