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魔力绿洲 第七章、越国使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扬州,鄱阳,都督府大堂内。

    一位皮肤白皙,相貌俊秀的将领正在审视着案牍上的公文,此人正是东吴都督周瑜。

    堂下,一员小校解履趋步入内,毕恭毕敬地向周瑜禀报道:

    “都督,门外一名自称越国使臣之人意欲求见都督,说是可以帮都督解决山越之事。”

    周瑜听闻此言,目光离开公文,悠悠地问了一句:

    “越国使臣?如今四境之内可还有叫做‘越’的国家吗?”

    眼见周瑜面色平淡,小校还以为他不想见客,遂询问道:

    “属下是否将她打发走呢?”

    “不,让她进来。”周瑜摩挲着下巴回应道,“能帮我解决山越之事,有意思,很有意思。”

    此前向孙权提议平定山越之人正是周瑜,而这名越国使臣来得正当其时,周瑜又怎会不见呢?虽然知识广博的周瑜并未听闻四境之内有一个叫做“越”的国家,不过这并不妨碍他抽出些许时间会一会这名来使。

    少顷,但见小校领进来一人。那人身着暗灰色戎装,看身材体型应该是名女子,脸上却戴着瘆人的铁面具,只露出双眼及嘴巴,显得神秘异常。

    越国使臣向着端坐在主位上的周瑜躬身行礼道:

    “阁下就是周都督吧,鄙人乃是越国使臣,奉越王之命特来与都督商议要事。”

    听声音,那人确是女子无异。

    “没错,在下正是周瑜。”周瑜用锐利的目光认真审视着眼前这名神秘女子,随即问道,“不过恕在下无知,请问贵国地处何方啊?”

    “敝国地处夷洲。”使臣轻描淡写地答道。

    “夷洲?”周瑜想起这个远离汉土的海岛,眉头不由得一皱,当即追问道,“贵国向来与我大汉并无往来,为何如今忽然提出有要事相商啊?”

    “都督所言非虚,过去敝国确与汉朝并无往来。此皆因汉朝实力强盛,敝国与汉朝往来所获之物不过是称臣纳贡的名分罢了。这般一面倒的臣服敝国并不需要。然而时过境迁,曾经威服四海的大汉如今已是名存实亡,地方大权完全被各方势力所掌控,似乎又回到了春秋战国群雄割据的时代。只有在乱世之中,敝国才能谋求平等的地位,相互合作,互利互惠,故而越王才会派鄙人前来谒见都督。”使臣如是答道,言语之间满是不卑不亢。

    自从汉朝打败匈奴之后,四夷威服,每每使臣来朝皆是极尽谦卑。尽管东吴偏居东南一隅,不过仍是大汉之国土,越国使臣如此态度令周瑜不免有些惊讶。不过周瑜本是儒雅随和之人,不愿与其计较,而是心平气和地询问道:

    “相互合作,互利互惠?尊使莫非是指解决山越之事不成?在下倒是很想听听尊使高见,贵国身处大海之中,竟是如何襄助东吴解决山越之事?”

    汉代之时,水运多以河运为主,海上风高浪急,行船尤为不便,饶是善使舟楫的江东之士也不愿意横渡大海,故而周瑜心生疑问也是自然。

    “敝国与山越各支部落素有往来,故而对各支部落聚居区的地形了如指掌。若能以敝国之人作为向导,带领吴军绕过山越布下的重重陷阱直捣巢穴,兼之敝国精锐之师从旁协助,打败山越自是易如反掌。”使臣冷然道。

    周瑜凝视着眼前的这名号称越国使臣的女子,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奇妙之感。这名女子生得一双深不见底的眼眸,无论何时都看不到一丝情绪波动。这绝非正常人该有的眼眸!一股莫名的寒意从周瑜的背脊升起。周瑜此生中头一次产生了怯意,不敢与她对视。虽然江东之人皆习惯称呼周瑜为“儒将”,但是这并不代表周瑜乃是一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周瑜十分清楚自己的真实实力。在战场上,只要古锭刀在手,哪怕再凶悍的敌将,他都敢怒目直视。可如今面对之人只是一名手无寸铁的女子,自己却为何心生怯意呢?

    周瑜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决定不再去想,而是识趣的将目光从使臣脸上移开,不与她对视。这是周瑜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凡事无需过分强求。每当遇到匪夷所思之事时,他不会强迫自己马上弄明白其中缘由,因为如此所为只会使自己方寸大乱。每时每刻周瑜皆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以便自己随时做出最恰当的判断。正因如此,周瑜自从跟随孙策起兵以来所向披靡,未尝败绩。

    冷静下来的周瑜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他询问道:

    “尊使的提议确实可行。不过贵国为何要襄助东吴呢?刚才尊使谈及‘互利互惠’,那就请尊使将贵国的条件说出来吧。”

    越国使臣的语气始终是冷峻中不夹杂一丝感情,使人产生一种捉摸不透的感觉,但闻她冷然回应道:

    “都督果然真知灼见,鄙人自当直言以告。敝国的要求乃是复国,所以请求吴侯(孙权封号)将会稽郡慎水(瓯江)以南之地尽数割让给敝国,以为敝国复国所用。”

    “复国,这又从何说起?”周瑜闻言身体向后微倾,出言询问道。

    越国使臣依旧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冷然回答道:

    “敝国先祖乃是夏代少康庶子无余。原本建都在会稽。春秋末年,在先王勾践的领导下一度成为江淮霸主,可是此后势力逐渐衰弱,直至被楚国所灭。敝国余部只好退往闽南,之后到了汉初方才在先王无诸带领下重新建国。可是好景不长,进入鼎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