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7章:曾有人见过她。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一年前,阿哥们中间还是他明显占优势,而且太子的位置危在旦夕。短短的几个月,朝廷中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太子的位置,反倒比先前稳了。

    不能再往后拖,时间越长,成年的阿哥们越多。图谋的大事情,越发艰难。

    “当下的形势,明中堂怎么看?”大阿哥深夜请教。

    原来的内阁中堂们,索额图下了狱;张英辞了官;佟国维在家养病。只有明珠一人,每日当值。

    要说是权利应该比先前更大。

    可现在皇帝更重视六部尚书。哪一方面有疑虑,直接叫了尚书来问,把内阁隔了过去。

    明珠因为被罢过一次官,早失了先前的胆量魄力。

    行事步步谨慎。

    他说:“静观其变。太子的安分只是暂时,在他自己觉得位置稳固之后,就不会再把老四奉为上宾。等他们生出间隙,就是太子被废的时候,就是我们的机会。”

    接下来的日子里,皇宫的喜事连连。

    二月初三,六公主静格远嫁喀尔喀草原。

    二月二十六,五阿哥大婚。

    三月初九,七阿哥大婚。

    五月二十九,八阿哥大婚。

    八阿哥的成亲礼上,有人提到了乌拉那拉氏苏樱,悄悄感叹,若是四王爷没和离,和八阿哥也算是连襟亲了。亲上加亲。

    八阿哥的福晋苏燕和苏樱是表姐妹。

    有人悄声说:“听说有人在江南见过乌拉那拉氏,打扮得像个公子哥似的,在酒楼跟人谈生意。”

    有人问:“绸锻生意吗?锦绣河山背后的东家是她。”

    先前那人说:“好像是茶叶。”

    这人接话:“茶叶能值几个钱,瞧瞧她那绸锻铺子,我估计一个月净赚一万两白花花的银是少说。死贵死贵的,还经常断货。”

    那人说:“赚不了那么多。你没去看?贵是贵了些,但无论花色还是面料,别的绸锻铺无法相比。他们的收货价肯定也高。”

    这人接话:“张家的老三,走这条路,说不定还真是走对了。瞧他现在多风光,连万岁爷都点了名字诏见他。我们都混到五品了,万岁爷还认不清脸儿呢。”

    八月初一,在家养了将近一年病的佟国维入乾清宫见了皇帝,说是托万岁爷的福,自己的病已大好。

    皇帝笑道:“恭喜佟中堂。既然病好了,内阁事务,就要拜托给你继续操心了。”

    他不在的日子,内阁正常运转,而且朝堂局面有蒸蒸日上的趋势。皇帝开口让他官复原职,佟国维感激涕零。

    八月初三,九公主静宪诞下了一个男孩,小名阿泰。喜讯传到宫中,皇帝说:“看在佟家于国有功的份上,免了长孙媳的罪责。封固伦温宪公主。封驸马佟安颜为宫中一等侍卫。”

    沉寂一年的佟家,再次宾客迎门,车水马龙。

    佟国维在他的书房里,抽着水烟袋,为自己筹划公主这门亲事得意洋洋。唯一遗憾的是他当初看中的八阿哥,娶了辅国公家的闺女。

    佟国维办正事的手段一般,却是个爱观察人的。朝中不起眼的,角落里的人物,他都一个一个的仔细观察过。

    辅国公可不是表面上看的一心远离朝政,只想赚钱。

    从嫁闺女这件事,就明显看出来了。

    先前主动托人去年家提亲,乌拉那拉氏与四皇子和离之后,转头就退了亲事,通过多方手段,让八阿哥选了苏燕。

    这不是打那个位置的主意是什么?

    先前把宝押到了四皇子头上,拼了力的想推四皇子,现在又押在了八皇子头上。

    为了能拉到八皇子这个女婿,对外说苏燕不是爱新觉罗氏,而是五姑奶奶家的表小姐,自小养在了辅国公家里。

    这些人为了筹谋大事,真是钻孔打洞,千方百计啊!

    既然八阿哥是有人支持。

    还是把精力重点放在四阿哥这里吧。

    想到这里,佟国维的好心情,消散了一些。这个不成器的老三,跟四阿哥闹了不愉快。不过,好在他现在跟着费扬古,还有立功的机会。等大功归来,有了地位。四阿哥要用人,自然会先一步示好。

    十月初九,皇帝发诏,让胤禛和于成龙一起回京述职。

    十月十八日,胤禛终于回到了京城。

    皇帝听了治理黄河的详细陈述,龙颜大悦。

    再看看这个儿子。

    明明只有二十一岁,通过在外的一年磨炼,粗糙沧桑的像三十一似的。比大他七岁的大阿哥看着还稳重老成。

    很是心疼。

    特放了胤禛二十日的假,让他休息,顺便迁府。

    又问:“你府里的人有些少,需要添几个吗?你看,老五都已经有了三个孩子。你这做哥哥的一个还没有。多子多孙才是福。”

    胤禛说:“儿臣还要去河南,现在不宜太折腾。想把现在的侧福晋提为福晋。”

    皇帝看着他这副模样,本来有点不忍心说让他再出去。可河南那边的差事,他办的极好。修建工程和恢复民生,双管齐下,十分有效,当地的知府不断上书夸奖。从河南那边来京的人,也是赞声不断。

    正左右为难呢。

    听他这么一说,爽快地应了:“准。明日上午,就让内务府给纳兰家送赏赐。”

    胤禛还未出宫,迁府以及晋封福晋这两件大事,就已经传到了府里。晚上胤禛回去,全府上下,在纳兰语嫣的率领在站在门口迎接。

    场面颇为壮观。

    胤禛走向前,拉了纳兰语嫣的手,温言软语道:“福晋辛苦,我不在的这段日子,府里多亏了你照应。外面风凉,你先回屋歇息,我交待他们几件事,待会儿再过去找你叙话。”

    站在人群里巧慧愤愤不平,以前她主子何时有过这待遇。站在门口迎接,主子爷脚步都不会顿一下。如果不是主子死命的拖着胳膊,估计走路的速度都不会放慢。

    再说那个纳兰管什么事了?府里的正事都是苏总管在操持。纳兰就会盯着李侍妾和宋格格,再加上训导后宅的丫头婆子们。

    府里哪个人不是念着前福晋的好。

    就连苏总管也常在她面前感叹,新福晋太爱折腾,要是前福晋在多好,大伙都轻松。

    苏樱看着胤禛点了几个人的名字,很温和地跟他们说话,心里越发难受。主子不在,主子爷的性格变得这么好了。以前可都是冷着脸子,别人欠他二五八万似的。

    终于挨到了叫散,巧慧低头往自己房里走。幸好她住在前院,又早出晚归,不用看他和纳兰在一起的场面。

    回屋,坐在自己的小床上。想到也不知主子此时在何地,有没有用过饭。饭菜是否合口。

    心中的酸意不禁涌了上来。

    抽出帕子擦了擦眼角。

    这时,有个梳着大辫子的丫头过来,趴在门口,小声说:“巧慧姐,主子爷叫你。”

    巧慧未加思索地连声问:“他找我什么事?他不是找侧福晋叙话去了吗?这么快就叙完了?”

    小丫头低声说:“不知。”接着又说,“巧慧姐,主子爷说纳兰侧福晋以后就是福晋,让大家改口。你可别称呼错了,省得福晋逮着机会罚你。我可听说,福晋经常过问你的事。”

    巧慧哼了一声道:“我才不怕,大不了就是赶我出府,我正想着呢。”

    ------题外话------

    提到那么多人,是因为很久以后,樱樱需要大家的支持。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