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国芯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虽然隋波给出的投资条件,非常“微妙”,颇有些令永乐进退两难。

    但陈晓毕竟也是一个枭雄人物。

    骨子里也是一个和老黄一样,敢于“豪赌”的人。

    否则前世他也不会最终接受大摩的对赌协议。

    陈晓很快就反应过来,有舍才有得!

    无论易趣也好,大摩也好,谁也不是慈善家!

    他们投资永乐就是为了获得回报的,不管这个回报是在投资收益上的回报,还是战略布局上的回报

    他需要考虑的就是,衡量利弊,选择和得到最有利于永乐发展的结果。

    毫无疑问,易趣的条件,要比大摩显得优越太多了。

    而且,不管是否接受易趣的投资,都可以拿这个来反过来迫使大摩降低入股条件!

    至于最后选择谁进入,或者两者都引入。

    主动权还是在陈晓自己手里

    这种对他和永乐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陈晓这么精明的人,当即就明白,可以先谈!

    谈判嘛,总要有商有量。

    不可能易趣提出这个条件,永乐就只能接受

    这中间,还是有很多可以商量的细节的嘛!

    不得不承认,

    虽然因为“黄陈之争”最后落败离场。

    陈晓在隋波前世时,社会、商界、舆论对他的整体评价很差。

    虽然还没到盖棺定论的地步,但也差不多了

    但其实,客观去看他的商业才能,绝对是一个不逊色于老黄的商业奇才:

    精明、老辣、温和、作风强悍,具有领袖风采

    他身上的这些标签式的优点和特质,在早期,也都是曾为外界所公认的。

    就连老黄在国美最终合并永乐后,也曾称:

    “不是我太无能,是陈晓太狡猾。这次并购谈判,是我做生意一来最艰苦的一场谈判,如果不是志同道合和惺惺相惜,根本不可能谈成功。”

    后来老黄还曾对媒体感慨:

    “陈晓是个出色的实战家,非常熟悉家电零售市场,谈判过程中,陈晓比之前更可怕。”

    后来两家合并,陈晓孤身入国美。

    在老黄有意淡出国美,退隐幕后之际,担任国美ceo、总裁。

    老黄给他的待遇,无论是办公室、配车,都与自己一模一样。

    对老陈的重视和尊重,可见一斑。

    而陈晓也是“报之以琼瑶”,在工作上竭尽全力。

    上任不久就立下“1000亿”营业额的军令状,并且对国美的发展战略做了调整,规模和效益并重,给自己和国美都定下了很高的目标。

    之后,并购大中,成为三联商社的大股东,陈晓把“执行者”的角色,做的有声有色。

    要不是老黄进去了。

    在他的威势之下,陈晓或许不会生出野心。

    这两人的合作,可能会是中国商业史上的一段佳话

    可惜了。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只有在危难之际,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才能看出一个人隐藏在平常的外表下,真正的心性。

    既然易趣入股的事陈晓愿意谈,隋波此行主要的目的就达到了。

    至于具体的投资和谈判细节,自然是张奕掌总,汤和松等投资并购部的专业人士去细谈。

    老大只是定下方向:谈还是不谈。

    投资永乐的事情,并不着急

    线上+线下的“新零售”模式,在现在这个年代应该怎么搞,隋波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想法。

    对需要摸索着来,没有前世记忆可依靠的事情,隋波一向都是比较谨慎的。

    慢一点没关系,时间来得及。

    而且现在隋波自己的事情,还一大堆呢:

    首先,易趣现在正在搞大促。

    集团在全国上下全都动了起来,大大小小的事情无数。

    而且这次易趣杀入家电市场的举措,在全中国社会各阶层中,引起了这么巨大的轰动效果。

    无论是官方、媒体、厂商、用户,还是国美、苏宁等传统零售连锁的反应。

    需要考虑的方面众多。

    这些都需要他回京坐镇,亲自处理和决断。

    其次,google已经成功上市。

    百度的pre-ipo融资和上市计划,也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虽然这件事是百度的cfo李昕晢负责,张奕从旁协助,但一些重要的机构谈判,隋波也还是要出面的。

    毕竟他现在也兼任着百度的ceo。

    此外,这次大促后,

    隋波还要考虑,易趣旗下除了核心电商以外,无线业务(移动互联公司)、游戏业务(趣游网络)这两个业务接下来的安排。

    这两个业务都是营收和利润很高的现金奶牛项目,本来就是当初为了稳定易趣的股价,让业绩报表更漂亮,才一直放在易趣没有剥离出来。

    但是随着易趣进入大家电市场,这次大促后,可以预见,电商平台的gmv、营收都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

    而且易趣现在的现金储备和自由现金流,都已经非常好了,对股价和利润的需求,也没有之前那么高了

    这两个业务继续放在易趣集团内部,反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毕竟这两个业务的内核和模式,都和电商不太搭

    只是,该怎么处理比较好呢?

    是分拆独立上市?

    还是用易迅收购?

    都是需要好好斟酌一下的。

    而且这件事也宜早不宜迟,等天龙八部上线,马上要谈的魔兽世界代理再拿下来,那就真的是尾大不掉了

    就算易迅想收购,估值也会高的离谱!

    这件事最麻烦的,就是怎么才能让那些易趣的美国投资者满意。

    独立上市是比较好解决的,但纯粹的游戏公司,上限不高,从盛大、巨人等公司后来的发展就可见一斑。

    就好像网易一样,游戏业务营收很好,但无法形成生态!

    但如果是易迅收购

    价格不给到位,到时候在美国引起投资者集体诉讼,那麻烦才大呢!

    易迅上市才募集了50亿港元,这些钱换算成美元就没多少了。

    以趣游现在的营收和利润来估值,还真不够收购的

    从永乐总部出来,

    隋波一行人乘车前往易趣集团魔都分公司。

    大战期间,他既然来了魔都,当然需要到当地分公司去看看。

    也算是为前线“督战”兼“激励士气”。

    自从2001年将易趣集团拆分后,各地分公司也做了很大的组织架构调整。

    就拿魔都分公司,这个易趣当年的第一个分公司,也是全国分公司的领头羊为例:

    最早的分公司总经理周培,现在已经去了百度,担任百度副总裁兼华东区总经理;

    分公司副经理崔倩上调易趣集团,现在担任董事会秘书、政府及公共关系总监、易趣新闻发言人。

    而其他分公司的技术和产品人才,大部分都分流。

    或者去了百度、易信,或者上调易趣总部的“大中台”事业群。

    在易趣内部剩下的“元老”级员工(指97、98、99年在职的),也都在易趣的管理岗或者淘宝网做技术研发。

    现在的易趣魔都分公司总经理,名叫黄星,是当初随李欣一起从联想出来的老人。

    这也正常。

    李欣担任易趣网总裁后,主抓b2c业务,尤其是供应链、物流。

    手下必须是懂传统零售渠道经验的人,才能管理好这些线下的复杂业务。

    别的不说,光是库管和物流,里面的弯弯绕绕,就不是之前那些主要以大学生为主的魔都分公司团队能搞定的

    这就是现实啊,

    说白了,易趣网的b2c业务,就是典型的零售行业!

    相比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