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七章 必有一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按照现在必应的发展轨迹,已经开始有前世的趋势。

    商业化上越用力,必应未来的发展上限,反而会越低

    因为它必将偏离搜索的本质,那就是通过技术来驱动信息的整合和优化,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改变世界!

    百度和必应,虽然表面上看是非常相似的两款搜索引擎。

    但背后的理念,已经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百度的竞争对手,现在已经是google了!

    隋波唯一担心的,就是腾讯。

    社交这个领域,容不下两个巨头!

    就像美国一样:

    myspace出现后,风靡一时的friendster立刻就衰落了;

    facebook出现后,myspace也很快就走向了没落

    用户只会频繁的使用一个社交网站,并依赖于这个社交网站所形成的关系网络。

    前世国内社交网站的历史,同样如此:

    从最初的chianren,到曾在sns时代冒起的、、开心网、人人网,虽然都曾有过一段时间的辉煌,但最终都消失了。

    唯有腾讯,不仅始终存活了下来,还越来越庞大

    这样一比较,就可以看出,小马哥的恐怖之处!

    互联网时代,老牌巨头,被新的创新所颠覆,其实是常态。

    而腾讯能够在每一次新的浪潮出现时,就快速转身,不断迭代。

    不仅没有被颠覆,反而利用庞大的用户规模和“微创新”的产品升级,打败了一个个挑战者。

    光是这一点,就值得隋波警惕了!

    更不用说,现在易信是领先者,腾讯是追赶者。

    小马哥反而可以更有方向和针对性的,来进行“模仿”,都不用试错了

    易信唯一的优势,就是用户规模和“易趣系”的生态体系,这可以增加腾讯追赶的难度,并从多个维度,来对腾讯进行降维打击和遏制。

    隋波在研究了硅谷的社交兴衰历史,仔细思考了facebook成功的原因后。

    坚定了一点:

    那就是,绝对不能让腾讯发展起来!

    不过,这一点并不容易。

    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市场容量。

    国内现在的网民总量,按照cnnic的统计,大概在5200万,隋波预计实际上也不会超过6000万。

    这一点可以从“易趣系”后台的数据中,更清晰的看到。

    用户量最大的两款产品,qmail和em,现在的用户数分别为1.3亿和1.2亿。

    cnnic的统计报告中称,目前国内网民平均每人拥有3.4个邮箱,4.8个即时通讯软件。

    这其实是一个相对平均的推算。

    易趣自己的后台统计更准确:

    qmail的实际用户数为4630万,也就是说占了现有网民总数的77.2%,平均每个用户注册了3.56个邮箱。

    em的实际用户数为3250万,占网民总数的54.2%,平均每个用户注册了2.7个em账号。

    这主要是因为:

    有用户忘记之前的邮箱和em账号,重新注册;或者注册了几个账号的情况。

    隋波预计,腾讯宣称注册用户突破了6000万,其实际用户,应该在1500万-2000万左右。

    这个数字已经非常高了,占到了网民总数的30%左右!

    而且,em和qq都是主打年轻用户群,用户的重合度非常高!

    这还不像前世是qq和msn之争,msn主要是针对白领和上班人群,两者的用户群体重合度不高,

    这种情况下,易信和腾讯之间,迟早必然有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最后留下一个胜者!

    隋波发现,他还是太感情用事了

    小马哥估计就是早早看出了这一点,才会在融资时,对他那么提防。

    而隋波却一直以来,因为前世的记忆所惑,放任了qq的发展步伐,甚至还想着坐收腾讯未来的红利

    现在想想,何其幼稚!何其可笑!!

    当想通了这一点之后,隋波就明白,不能留手了,必须尽快把qq打下去。

    因为未来的几年,都会是国内互联网用户激增的阶段。

    2003年超过8000万、2004年突破1亿、200年1.4亿,每年都以2000万以上的规模增长。

    到了07年后,更是突破2亿,随后以5000万-1亿每年的增速,2010年暴增到4.6亿!

    如果从这个趋势来看,现在的领先优势,其实是非常不保险的。

    易信必须尽快取得决定性的优势,才能在抢夺新增用户中,占据先机。

    社交业务上,必须要进行战略性的调整了

    核心目标只有一个:

    那就是用一切手段,在稳固现有用户的关系链基础上,抢夺新增用户!

    隋波觉得,只有把国内市场份额,提高到70%以上,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效应。

    形成竞争壁垒。

    所以,他才会在例会上,用“讨论在美国建立社交网站”的名义,把周杰召来硅谷。

    之所以不在会上说

    还是因为,他希望给国内的管理团队留下一个印象:

    “波总放手让你们去自己决策,大胆去做,不要怕犯错。”

    好不容易给这帮人鼓舞了士气,放权让他们独当一面。

    这种时候,在例会上还是尽量不给出直接的决策为好。

    类似易信这种情况,下来单独和周杰谈就可以了。

    国内短期内的市场竞争,隋波并不放在心上。

    之所以让各公司的团队自己来应对和决策,也是因为,现在的国内互联网还是相对低烈度的竞争态势。

    而易趣系的优势,太强了!

    尽管分拆了,但实际上外界并不清楚

    无论是高层的“战略决策委员会”,还是下面各业务线人员的频繁互动和协作,易趣系依然在技术、资源等方面,形成了高度的协同作战。

    这种情况下,只要不出大的意外。

    比如管理团队的脑子忽然集体“抽风”,又恰好没有通知到隋波

    在战略方向清晰的情况下,常规的市场竞争,不会有大的问题。

    在硅谷深入的了解了美国互联网市场的竞争之残酷,尤其是各互联网巨头,甚至加上微软等it巨头错综复杂的竞争之后。

    隋波再回头看看国内。

    这才发觉,国内的互联网发展环境,真的太安逸了

    当然,国内互联网的蛮荒时期的竞争,也有自己的特色,毕竟国情不同。

    也不能简单说国内的市场竞争是小儿科

    可能没有美国那么商业化,但各种小手段也是层出不穷。

    只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从市场趋势、业务发展、产品的角度,隋波还是有信心,至少近十年内,他不会犯错!

    现在只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升,他对互联网、对硅谷、对那些“伟大”公司、对世界经济形势的深入理解。

    这一切,终将成为他成长的资粮,为“易趣系”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也打开无限的空间和未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